课程系列 | 代表产品 | 技术要点 |
---|---|---|
现磨杂粮系列 | 黑豆豆浆/紫薯汁/生姜豆汁 | 谷物配比/温度控制/分层技巧 |
燕麦乳系列 | 核桃燕麦乳/莲子燕麦乳 | 乳脂融合/颗粒研磨/风味调配 |
杂粮奶茶系列 | 抹茶奶绿/麦片奶茶 | 茶底制作/甜度平衡/辅料添加 |
课程重点解析谷物原料的预处理工艺,包括不同杂粮的浸泡时长控制(黑豆8-10小时/燕麦4-6小时)、研磨细度调节(200-300目筛网选择)、温度敏感成分处理(如生姜的60℃恒温萃取)等核心参数。
针对谷物饮品易分层难题,特别传授稳定剂复配技术,通过黄原胶与卡拉胶的精确配比(0.3%-0.5%添加量),配合均质机2000rpm的转速控制,确保饮品维持3小时以上的悬浮稳定性。
课程包含商用研磨设备(300-500W功率机型)的操作规范,重点讲解刀头更换周期(建议80-100小时保养)、电机过热保护机制、出浆率计算公式(原料重量×1.2-1.5倍得率)等实战知识。
建立原料质量鉴别体系,通过外观(黑豆直径4-5mm为佳)、含水率(手捻测试法)、杂质含量(磁选机参数设置)等多维度评估标准,确保原料符合食品级加工要求。
从《黄帝内经》记载的"五谷为养"理念,到现代营养学确认的膳食纤维含量(燕麦达10.6g/100g),课程系统梳理谷物饮品的发展脉络。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对"五谷"的界定差异,如汉代指稻、黍、稷、麦、菽,现代则扩展包含玉米、薯类等作物。
采用"3+5"教学模式:3天集中学习设备操作与基础配方,5天专项训练特色产品制作。每日安排2次成品品鉴会,由导师现场指导风味调整(甜度±5%/香气浓郁度调节),学员需完成8款标准产品达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