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时的肢体语言往往决定印象。握手时力度适中传递自信,落座后保持约1米的社交距离展现专业素养。目光交流控制在总时长的60%-70%区间,避免过度凝视带来的压迫感。
回答问题时采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结构化表达,确保信息传达的逻辑性和完整性。遇到未听清的问题时,可礼貌请求重复:"能否请您再阐述下这个问题?"
问题类型 | 应答策略 |
---|---|
专业技术类 |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解决方案 |
行为测试类 | 采用情境重现法描述经历 |
微表情管理是职场人士的必修课,频繁眨眼次数超过每分钟20次可能暴露焦虑情绪。建议面试前进行镜前练习,将手部动作规范在腰际以上、锁骨以下的"信心三角区"。
准备3-5个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专业问题,避免询问薪酬福利等敏感话题。可咨询团队构成:"能否了解下这个岗位所在的团队架构?"或者职业发展:"公司对新入职员工有哪些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