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4851
茶类 | 发酵程度 | 核心工艺 | 代表品种 |
---|---|---|---|
绿茶 | 不发酵 | 杀青定型 | 龙井、碧螺春 |
红茶 | 全发酵 | 揉捻发酵 | 祁红、滇红 |
青茶 | 半发酵 | 做青摇青 | 铁观音、大红袍 |
作为产量的茶类,绿茶加工包含三大决定性工序。杀青环节通过高温迅速钝化酶活性,浙江龙井采用锅式杀青,而蒸青绿茶则用蒸汽处理。揉捻手法直接影响成品形态,南京雨花茶的松针造型需特定揉搓技巧。干燥工序中的炒干手法造就了洞庭碧螺春特有的毫香。
在萎凋阶段,茶青水分流失引发内含物质转化,祁门槠叶种在此过程中形成特有的玫瑰香前体物质。揉捻工序不仅塑造条索外形,更通过细胞壁破损促进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接触。发酵室需保持特定温湿度,滇红在24℃、90%湿度环境下完成茶黄素转化。
闽北武夷岩茶的炭焙工艺赋予其岩骨花香,特有的丹霞地貌土壤中矿物质含量直接影响滋味。安溪铁观音做青时需精确控制摇青次数与静置时间,形成七泡有余香的品质。广东凤凰单枞的十大香型源自不同株系,蜜兰香型茶树需特定海拔培育。
湖南黑茶渥堆时需保持堆温60℃左右,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金花菌。普洱茶后发酵过程长达数十年,干仓存储的茶叶发生缓慢酶促反应。广西六堡茶的槟榔香形成需要特定温湿度陈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