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长通常控制在60-90分钟区间,包含两种主要题型:校园场景对话与学术主题讲座。每个对话时长约3分钟,讲座则持续5分钟左右,这种时间配置要求考生具备快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考查类型 | 出现频次 | 核心特征 |
---|---|---|
校园对话 | 2-3组/场 | 涉及选课咨询、活动安排等日常场景 |
学术讲座 | 4-6篇/场 | 涵盖生物、历史等学科专业内容 |
典型对话场景通常发生在学生与教职员之间,前两个对话侧重学术讨论,第三个对话更多涉及校园服务内容。考生需特别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变化,这些往往是考点出现的信号。
学术讲座常采用总分式结构,开篇会明确讲座主题,中间穿插师生互动环节。建议考生重点关注教授重复强调的专业术语,以及学生提问后的解答部分。
全卷34道题目采用分级计分制:
- 基础题每题1分,需全部答对方可得分
- 多选题按正确选项数量阶梯计分
- 表格题要求信息完全匹配
1. 建立专属符号系统提升笔记效率
2. 每周进行3次精听训练
3. 重点记忆学科高频词汇
4. 模拟考试时注意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