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高新常青学校是一所具有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生态学校
  • 课程基于中国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植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 汲取国际先进教育课程元素和教学方式,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400-888-4851

合肥高新常青学校-学校简介

探索未来教育的实验性范本

现代化教育生态园区

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核心板块的合肥高新常青学校,毗邻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构建出6万平方米的智慧教育综合体。校园内分布着满足多元发展的专业场馆群,涵盖科创实践中心、双语图书馆、运动健康基地三大功能模块。

教育空间设计突破传统格局,特别设置STEM实验室、茶道美学坊、攀岩训练墙等特色教学场景,每处空间都承载着特定的育人功能。运动板块包含恒温泳池、击剑训练馆等专业设施,艺术教育区则配备独立琴房与陶艺工坊。

三维融合课程体系

在扎实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基础上,学校创新构建文化传承、国际理解、实践创新三大课程维度。语文课程融入经典诵读与戏剧表演,数学教学结合财商实践,英语学习强调跨文化项目式研究。

特别开设的领袖力课程包含辩论实训、活动策划等模块,科技创新课程涵盖机器人编程与专利申请辅导。每周的跨学科主题日,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来整合各科知识,培养系统化思维能力。

全人发展支持系统

学校建立五维成长评估体系,从学术能力、艺术修养、体育技能、品格发展、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记录。个性化成长档案实时追踪每个学生的优势发展轨迹,学业导师与专业教练协同制定培养方案。

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业咨询师团队,通过正念训练、团体辅导等方式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生涯规划课程从七年级开始导入,结合霍兰德职业测试与行业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发展路径。

特色育人模式解读

采用双班主任制管理,中方教师侧重传统文化浸润,外籍教师负责国际视野拓展。每日双语晨会制度创造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月度文化主题周则通过深度探究活动增进文化理解。

创新实施的"4+1"学习模式,每周四天进行学科知识学习,周五全天开展项目实践。这种工学交替的节奏有效提升知识转化率,近三年学生在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率达82%。

教育成果辐射网络

作为区域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学校与中科大先研院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人工智能启蒙课程。与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定期开展师生互访与课程资源共享。

家长成长学院每季度举办教育沙龙,邀请教育专家解读政策变革。社区服务项目中,学生团队主导的"智慧养老"方案已惠及周边三个居民区,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 科技馆
    科技馆
  • 综合报告厅
    综合报告厅
  • 击剑馆
    击剑馆
  • 舞蹈教室
    舞蹈教室
  • 音乐教室
    音乐教室
  • 图书馆
    图书馆
  • 陶艺教室
    陶艺教室
  • 文学馆
    文学馆
校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