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 | 核心考点 | 考查频率 |
---|---|---|
会计基础 | 利润结转流程/财务报表编制 | 92% |
财经法规 | 税收法律制度/支付结算 | 88% |
电算化实务 | EXCEL函数应用/财务软件操作 | 95% |
损益类科目结转存在两个典型误区:一是混淆结转顺序导致利润计算偏差,二是忽略月末结转时点影响。通过三栏式明细账实操演示,可直观掌握本年利润科目的借贷方登记规律。
资产负债表编制需特别注意三个勾稽关系:资产总计与负债所有者权益总计的平衡验证、应收账款与预收款项的重分类调整、固定资产净值与累计折旧的匹配计算。
2023版支付结算办法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环节新增四项风控要求,包括强化企业网银U盾管理、完善票据背书连续性的系统校验功能等,这些变化在近三年考试中已出现7次相关命题。
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判定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同一购买方、同一交易行为包含不同税率项目。通过制造业销售带安装设备的具体案例,可掌握不同情形下的计税方式选择。
财务软件初始化设置需特别注意三个参数的准确性:会计科目体系的级次设置、凭证类型的分类规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计算公式。错误设置将导致后续核算系统性偏差。
VLOOKUP函数在工资核算中的运用需规避两大常见错误:未锁定查询范围导致的#N/A错误、近似匹配引发的数据偏差。通过设置$绝对引用和精确匹配参数可有效解决。
建议采用三阶段复习法:阶段侧重基础概念记忆(约40课时),第二阶段强化计算题解题能力(约30课时),第三阶段进行全真模拟训练(约20课时)。历年真题中的计算分析题需至少完成三遍精练。